银屑病与副银屑病:如何区分并正确治疗?

全文851字 阅读约4分钟
优选

姜国调主任医师 教授

北京协和医院 皮肤科,综合

副银屑病与银屑病的区别及危害

银屑病,一种慢性且易复发的皮肤疾病,影响着中国超过700万的患者,并且有逐年增长的趋势。在众多与银屑病相似的疾病中,副银屑病常常被患者忽视。今天,我们就来深入了解副银屑病,以及它与银屑病之间的区别。

副银屑病,也被称为类银屑病,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鳞屑性炎症性皮肤病,主要表现为红斑、丘疹和浸润。它好发于青壮年,男性患者较多。与银屑病的相似之处在于,两者都有红斑、丘疹和鳞屑的表现。但副银屑病的皮损通常表现为相互独立、不发生融合的红色或红褐色的丘疹,大小不一,有的如针尖,有的如豌豆粒,有炎性浸润,可脱屑,鳞屑大多很薄,附着紧密,不易剔除。

副银屑病可以分为多种类型,包括点滴型、苔藓样型、大斑块型和小斑块型等。其中,点滴型与上呼吸道感染或链球菌咽炎相关,而苔藓样型则与扁平苔藓极为相似。大斑块型副银屑病可能会发展为皮肤T细胞淋巴瘤,需要患者格外注意。

尽管副银屑病与银屑病在临床表现上有一定的相似性,但两者在发病人群、发病部位和发病症状上仍有明显的区别。例如,银屑病可见于任何年龄段,且发病没有性别差异,而副银屑病则多集中于青年及中老年,男性多于女性。此外,银屑病好发于躯干及四肢,常累及头皮、指甲及黏膜,而副银屑病的皮疹则主要集中在躯干两侧和四肢屈侧。

从危害程度上看,银屑病的炎症通常比副银屑病更严重,鳞屑更厚,对患者的影响更大。然而,副银屑病中的某些类型,如斑块型和苔藓样型,可能是原发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早期表现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少数患者可能会演变为皮肤淋巴瘤,甚至危及生命。

因此,当身体出现异常时,患者应及时到医院进行规范的检查和治疗,以确保早日康复。对于银屑病和副银屑病的诊断和治疗,需要专业的皮肤科医生进行鉴别和判断,以确保患者得到正确的治疗和护理。

责任编辑:韩亚飞

本文地址:https://m.ght120.com/article/156558.html